這是一張來自應用現場的照片,一款水氣管總成。我們可以分解來看:使用的接頭是Push-on系列接頭,使用的軟管也是Push-on系列軟管,軟管外面用喉箍緊固。你也許會覺得,沒毛病,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軟管總成了,有啥好研究的。
事實上,這正是一個常見的使用誤區。管子外面的卡箍,其實是一個蛇足,不僅無益,反而會對總成的安全使用起到副作用。
關于Push-on的發明歷史,盡管筆者查了維基百科、谷歌、百度等搜索引擎,咨詢了軟管行業的資深工程師,但是很遺憾沒有查到發明人。這里筆者斗膽猜測一下,Push-on發明人應該是覺得常規制作總成的流程和步驟太繁瑣,不適合某些受限制的場合作業,比如施工現場或野外等沒有專業扣壓工具的場合,于是設計出一套適合快速加工的產品,直接把接頭插入管子就能制作成總成,實現安全輸送。
由于慣性思維,看到沒有卡箍的Push-on軟管總成不免有些擔心,這個安全嗎?接頭會不會飛出來?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軟管和接頭的結構。
Push-on軟管外徑比普通軟管小2mm左右,加強層是特殊角度的纖維編織結構,內膠為擠出工藝生產,這些特點使得Push-on軟管壁薄而彈性好。
Push-on接頭的管尾齒少,一般只有兩個倒齒,倒齒的外徑比軟管的內徑大得多,這樣的目的是增加把持力和摩擦力。當接頭與軟管有效耦合后,接頭牢牢地與軟管鎖在一起,而且能承受300psi左右的工作壓力。
Push-on接頭的管尾齒比較鋒利,如果不是匹配專用的Push-on軟管,很容易將軟管內膠割破;即使使用了專用的軟管,如果外面再使用卡箍或扣壓套筒,也會造成內膠的損傷,最終削弱軟管接頭連接處的安全性。所以大家一定要消除使用誤區,及時咨詢未藍的銷售工程師們。